Sunny在部落格上看到我寫「心饞了好久的鹹豆漿」,特地打電話問我:「媽媽,你喝到好喝的鹹豆漿了嗎?」我只能說:「還可以啦!」
真的是還可以,鹹漿嘛!各家都大同小異,距上次喝到好喝的鹹豆漿,那可是20年前的事了。幸運的是,那家豆漿燒餅店我也吃了快10年,直到房東猛漲店家的房租,惡性趕走店家後自己經營,我事前不知,只見工作人員全換,豆漿、燒餅走味,自後,再沒喝到好喝得讓人留連的好鹹漿。
那家店Sunny小時也常吃,只不過孩子一來還太小,喝的都是甜漿,對好壞的分辨也沒那麼挑剔,但心中還留著媽媽喜歡喝鹹豆漿的印象,看到我的心饞,問我:「我們這裡有一家鹹豆漿,我覺得很好喝,你要不要來喝喝看?」我才知,長大後的女兒也開始喝鹹豆漿了。
我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,八點多一點到了景安站下車,跟女兒通了電話,約了各自走到連城路附近的大潤發碰頭,7-11旁一家不怎麼起眼的早餐店,快九點的時刻,客人已經零零散散,女兒叫了兩碗鹹漿,一碗加蛋,我要燒餅油條,女兒點了蔥油餅加蛋。
豆漿端上桌,我們分別攪拌了自己的豆漿,我看到原來稀稀的漿汁逐漸結成豆花,不像女兒加蛋的濃稠些。舀進口裡,淡淡的榨菜、蝦皮、蔥花香味,跟別家的沒太大的差別,差別在,豆汁結成豆花後跟湯汁的分離,讓鹹湯汁伴隨清豆花,那就是我熟悉的、想念的鹹豆漿啊!
鹹漿固然好喝,女兒的心意也讓我欣慰外,更重要的是,我們母女有多少次這樣單獨相處的機會?十年前的下午茶、兩個月前的大賣場採購。記憶,像影片般的被累積在心裡,跟流逝的歲月相抗衡。
我說到我所以會喝鹹豆漿,起源於外公在我讀初中時,帶我在懷寧街喝過一次鹹漿,外公說好喝,我就牢牢記著那個滋味,認定那樣的鹹漿才是好喝的鹹漿。
Sunny說,會想吃小米粥、餡餅,也是被小時的記憶所牽引。我懷念當時父親的容貌表情,更慶幸自己還能隨時跟孩子說笑她的童年往事。
我們像老小兩隻麻雀,一路吱喳著先到她家看小狗,而後送我搭車回辦公室。時間過的好快好快,不到兩個小時,我們卻好像說了好多好多話,下次的機會會是何時不知道?再好喝的豆漿離我的生活圈太遠也無法常常去享受,但夠了,生活中能有如此幸福的時刻,真的很知足也很感恩啦。
小華2010/4/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