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來自泰緬的兒女們 (169)
- Dec 24 Wed 2014 23:52
幕落燈滅
- Jul 11 Fri 2014 15:24
我看『冰毒』
我看『冰毒』
導演趙德胤用他一貫的手法「緩慢」、「沉悶」、「低調」來呈現他熟悉的生長環境-緬北,我知道那不是為了符合《藝術電影》的調性,而是那個正待開發而依然貧窮的環境最冷峻而又躁動的樣貌。
年輕人被騙,家人卻毫無委屈、疼惜的面對兒女無可奈何的未來,對毫無機會的老人來說:死亡或離開都是一種解脫,再慘也比留在貧瘠的山裡好;對物價飛漲,農產品卻看不到價值時,寄託改變生產型態以增加收入的念頭其實再正常不過,卻因為不懂「市場調查」、「環境評估」等等現代經營手段,年輕人面對走不出去的困境,『冰毒』顯然是不得不有的選擇了。
- Jul 12 Tue 2011 16:42
壯 遊 清 境
是老人家的自卑心態作祟嗎?我的退休生活中把「壯遊台灣」列為生活重點之ㄧ,為了這個目標能夠如願達成,每天走路上下班是訓練腿力跟體力的方式,成效如何?當然要找機會驗證。
答應帶辦公室的工作同仁到清境的承諾已經久遠得快發霉了,趁著文傑剛放暑假、同鑫跟庭瀟交接的當口,我們選了一個星期日加星期一,連同雨薇和就讀暨大的志鎖、寧燦、正華,一行8人,先上『伊拿谷』餐廳吃甕缸雞、砂鍋魚頭,夜宿柏克萊山莊。
- Sep 20 Mon 2010 14:27
悼念張秉權先生
其實是沒有勇氣碰觸這個話題的,到現在還很難想像始終精神奕奕、笑口常開的張老闆,怎麼忽然說走就走了。
稱他張老闆,因為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,成功的商人多如過江之鯽,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自有他自己的一段奮鬥史,張秉權先生的奮鬥史我不夠格寫,因為了解的不夠深入。
- May 01 Fri 2009 21:53
去泰北
又要去泰北了,15年來,來去泰北不下10次.不想再去了嗎?當然不是,只是這次的去,正逢案子的進行出現了一些混亂的狀況,我到泰北去好像藉故去逃難了,但把擔子丟給美萍.文傑去承擔,多少有點說不過去,就當是給他們一個磨練獨立作業的機會,也相信他們的能力已經是我無須操心的部份,事實是:要操心的部份就算我在台灣也一樣避免不掉,反而因我的火氣大,又毫不隱藏的會發洩出來,帶給他們的壓力只怕更大了.
朋友祝我一路順風,朱爸說:[不能順風!順風飛機就飛不起來了!]好一個不能順風,鯉躍龍門可不也得在逆流中才能進行?就讓我們在逆風逆流中用力前進,大家一起加油了!
- Mar 22 Sun 2009 09:32
新 家
最近我的事、朱爸的事、辦公室的事,只要有問題,就會找紹文,把已經忙得沒有餘暇的紹文呼來喚去的,讓我十分愧欠,只能罵他太過能幹,讓我們時時都想依賴他。包括我的美麗家園計畫,非他看過,做過評估才敢下決定。他隔天就把評估交出,可這決定又不是他的評估不夠樂觀我就會放手,我這打不死的小強想找出突破問題的方案,繼續煩他,他不回應我也不怕,雖然心虛,但一定要賴定他啦。
- Feb 26 Thu 2009 07:51
舞台
人的生活再怎麼豐富,仍會有死角。你的才幹再高,若沒有舞台展現,一樣難以得到掌聲。
與泰緬學生的接觸雖多,總不是每個人的狀況都了解。要如何了解每個人的性向、能力?如果一個個去問,只怕還沒煩死已經先累死了。而且口說無憑,誰知誰不是口才好過人才?總要拿出點真本事來見見真章,才能叫人服氣。
- Feb 21 Sat 2009 07:52
阿霞當領班
- Jan 23 Fri 2009 19:30
新春快樂
民國98年,歲次己丑年的新春即將到來,我們除了恭賀大家『年年平安健康快樂、萬事順心如意!』也要把過去一年半的社會愛心向大家作一個結報,讓我們懷抱感恩的心,期許未來的路,彼此相互扶持,共同面對挫折與喜樂、分擔責任也分享成果,讓一路走來的緣分長長久久、、、、、、。
急難救助金收入
- Jan 01 Thu 2009 14:09
新年新希望
『新年新希望』是一句連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祈願語言,但就在今天早上,2009年的元旦日,我因為這兩天太累,還賴在床上不想起床時,漏接一通電話,號碼不熟,但又好像有點印象。最近的電話,不是祝福就是訴苦,本想漏了就算了,有事他會再撥的,但想歸想,手指仍不由自主的按了回撥,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廖部長的聲音:他祝大家新年快樂,不久的將來都能心想事成,也抱歉事情拖了太久。
我真的心疼也慚愧了!部長日理萬機,面對的是全台灣2仟多萬人的民生事務。我們不過仟餘人,為自己爭取國籍的責任卻成了部長心頭的沉重負擔!新的這一年,我們如何抱持新希望,不是為別人添困擾,是自己要做的努力!「希望」不是空想啊!「希望」要拿出行動,才可能讓「希望」成真。
- Nov 10 Mon 2008 11:11
孤軍VS游擊隊 孤軍家屬&後裔
孤軍VS游擊隊
- Oct 16 Thu 2008 09:57
協會是無家可歸的孩子的家
這個題目看起來有點悲情,但它的確是我的理想。我知道不是每個孩子在台灣都是孤兒,也不相信每個孩子在台灣都很孤獨,但想要有個可以歇腳、可以依靠的地方時,希望協會能夠提供這樣的功能,一個安全、溫暖、可以放鬆的地方。
所以協會並不只為會員開放。有經濟困難的朋友希望我們協助時一樣能夠成為被協助會員。打電話來問問題時我們不會求證你是否是會員才決定幫不幫你的忙。進到辦公室的也一樣邀你一起用餐、有點心大家吃、有飲料大家一起喝。它就是一個家,一個一進來就自在的家。
- Sep 18 Thu 2008 07:16
泰緬權促會成立源起
歷經14年,一段莫名栽入為泰緬無國籍難民爭取國籍的歲月。從單純的為他們說故事,到決定將『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』成立起來,我的成長雖然緩慢,這一生,卻因為這14年的歷練,而終於豐富、終於無憾!
- Aug 25 Mon 2008 11:51
睜開眼睛看事實
1982年,柏楊先生寫的一本報導文學『金三角 邊區 荒城』引發台港兩地「送愛到泰北」熱潮。將近30年的歲月,台灣除了救總投入改善難民生活工作26年外,至今仍有許多單位持續進行生活改善及教育支援的工作,未曾停歇。
這些愛心的挹注,讓現在的泰北的確有了極大的轉變。除了村民生活普遍的改善外,昔日困頓落後的難民村如今家家有水有電,70%的孩子能夠上學、20%的村寨有了觀光的收益。貨卡車在村寨間穿梭、機車在村寨裡呼嘯,這都是不爭的事實。也顯見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,愛心不只是口號而已。
- Aug 23 Sat 2008 18:44
又是生命新一階
- Jul 18 Fri 2008 07:33
我們需要的協助與支持
- Jul 17 Thu 2008 18:37
這段日子
- Jun 13 Fri 2008 07:30
開心一整天的安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