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度到大營盤小學,我能為孩子做什麼?我要為孩子做什麼?其實在心裡是一清二楚的。但這次參加體驗營的志工裡,多的是學有專長的教育或社會工作者,他們幾乎擔負了所有知識性的、教育性的工作。我能做什麼?小歐說:「你幫小朋友洗澡、說故事,加一堂環境衛生教育,好不好?」「當然好!」我痛快的一口答應下來。原因無他,所有的課目都是辦公室裡經過仔細研究過後決定下來的計畫,去掉那些專業課目,我能做的,真的也只有專業媽媽最拿手的:幫孩子洗澡、講故事和帶孩子整理環境衛生了。
目前分類:我與痲瘋村的孩子 (18)
- Jan 27 Sat 2007 11:12
種 子
- Jan 21 Sat 2006 01:51
四川痲瘋村紀行/黑手天使 健康平安是種奢侈
那一天,當孩子的放學鐘聲響起,孩子們倒不都急著立即回家。狹小的校園裡充滿了孩子玩遊戲的笑聲,和許多觀望我這個陌生人的眼睛。我是剛到這個奇特的小學校的不自在使然,還是想對校外的環境有多一點的了解,總之,我在沒有知會任何人的情況下,漫步走出了學校大門。
- Sep 29 Thu 2005 15:38
痲瘋村與難民營
我也許想的太多,孩子的不快樂情緒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嚴重,但我的確注意到有些孩子安靜了;有些孩子的眉頭不自覺的鎖了起來;有人開始嘻皮笑臉,不再那麼誠懇;也有一些孩子只跟你笑,卻不再跟你親暱,因為,他怕說出心裡的話會因此而受到教訓甚或斥責。而當我凝神想透視孩子的心靈深處,有些曾經喜歡黏在身邊打轉的孩子會低下頭,默默的離開。我的心也因此跟著痛了,但我無能為力,因為,我自己正是那個天真的參與者,一步步的把孩子推向這個巨大世界的轉輪中,開始接受磨練。
- Mar 14 Mon 2005 00:52
割-捨
為了參加大營盤小學第一屆的畢業典禮,行前我向我的同學好友募了一些鋼筆、原子筆和手錶。想要作為畢業生的畢業禮物。事實上,上中學的孩子規定要用鋼筆,在當地買枝鋼筆要10多元一枝,對家長和孩子們來說,算是蠻重的負擔。手錶則是畢業班的孩子平均都有18歲了。加上每天要走將近2個小時才能到學校,有隻手錶可以幫助他們控制好時間,不至於常常遲到,讓中學的老師對他們有不好的印象。
除了安亞、寶月、容屏響應外,貼心的彰容怕鋼筆不是吸水式的,沒有筆蕊可換,連吸水針筒都準備好,另有3隻手錶說是在榮總門口換電池時,換電池的老闆聽說她的手錶是要捐給大營盤的孩子,加送了三隻新手錶給我們。我行囊中裝滿了朋友的溫馨關懷,以為有機會告訴孩子們,台灣有許多朋友,雖然沒有來到大營盤,但對他們的關懷是跟我們志工朋友們一樣的豐滿的。
- Mar 04 Fri 2005 21:23
誰是小偷
大營盤的秋天,正是白蘿蔔豐收的季節。一斤只要人民幣一毛五分錢的價格,也是我每回上市場,必然會採購的蔬菜之一。
有一天,我又帶著不都、木基一起去越西鎮上的市場買菜。一路詢價採購,不知不覺走到了市場的邊門。那裡常有一些老年或中年婦女,帶著自家山上種的蔬果擺地攤買賣。菜比較新鮮,但也比市場內的貨攤稍貴一點點。
- Feb 23 Wed 2005 02:34
文明與自然
這個孩子,當時是坐在學校圍牆邊的邊坡矮牆上吧。剪得短短的男孩頭;髒兮兮的小臉上掛著鼻涕;手上握著一跟小指粗細的樹枝;身上穿的顯然是來自都市孩子所捐出來的曾經十分時髦漂亮的一件T恤,如今可是又髒又破,只剩依然鮮明的顏色說明都市文明中不馴的思想與搶眼的文化。
- Jan 17 Mon 2005 14:57
莫西村的老王
去點校的路是山路,不但陡、崎嶇、泥濘,路上還沒有落腳歇息的地方。我一早起來,烙了4張蔥油餅,準備跟東東帶著翠芳、蘇晴一起去。正準備出門,以感冒理由請假沒去上學的飛躍忽然冒了出來,說也想一起去。這個孩子塊頭不小,我怕蔥油餅不夠分,翻出前一天吃剩下的炸薯條,乾烤了一下,就拿報紙、衣服將食物層層包裹起來,希望吃的時候不致太涼。
- Jan 16 Sun 2005 11:08
阿被拉且
面對一個可以直視你的眼睛的大男孩,老實說,我是寧可去逗弄一些小而害羞的孩子玩的。但沒理由對這個大孩子有差別待遇的啊!於是,在一次晚自習時,我要每個孩子上台作自我介紹,並談談自己未來的夢想。
- Jan 16 Sun 2005 11:06
阿苦爾在
平宜喜歡叫她:「阿苦小姐。」瘦瘦小小的她,如果要比害羞,不,如果要比畏怯,剛到學校時的她,應該是學校裡的第一名。尤其是當平宜問她:「阿苦小姐,可不可以隨地吐痰?」她疑惑的看著平宜,然後點頭。平宜說:「不可以!」第二天,平宜再問同樣的問題,她依然是滿臉疑惑,依然怯怯的點頭。讓人拿她的畏怯和固執沒輒。
- Oct 11 Mon 2004 15:05
我為大營盤的孩子做羹湯
要我在短短兩個星期裡,記住大營盤小學每個孩子的姓名,老實說,我做不到。但要我忘掉那些孩子的臉,好像也很難。他們含蓄的笑、因緊張而扭絞的雙手、期待能夠與你親近的眼神,以及一直不忘表達謝意的誠懇,我在大營盤的兩週裡,是個快樂的瘋阿姨,也是一個心酸的土廚娘!一直自豪的宣稱平生唯一嗜好就是吃的我,第一次,真正用心卻又不敢提出完美烹調要求的為孩子洗手做羹湯,原因是,限於預算的擷据、限於食材的不夠豐富,以及一項最難堪的要求:別把孩子寵壞了。
- Sep 27 Mon 2004 02:26
小歐姐姐又要回大營盤小學去了
- Mar 12 Fri 2004 02:20
大營盤「The best house」計畫內容
計畫內容:
- Mar 11 Thu 2004 13:31
文明的傲慢
2005年的暑假,一批台灣的志工朋友,參加四川大營盤小學第一屆的畢業典禮。
大營盤村是大陸隔離痲瘋病人與外界接觸的一個山地偏遠村莊。在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為大營盤的孩子蓋一所正式的完全小學前,那裡沒水沒電,要用水,除了村子裡一口比個缸口大不了多少的小水洞,供全村人畜共同飲用外,再來就是山腳下的小河流了。
- Jan 28 Wed 2004 11:09
好多個第一次
在「我為大營盤的孩子作羹湯」那篇文章中,描述了我因為心疼,決心好好改善孩子們的伙食。但我一年能去學校幾回?去一次能呆多久?短短幾天的努力能為大營盤的孩子帶來多少改變?在我第一次下廚的時候,我看到王媽、翠蘭疑惑、為難的表情,我就知道,光為孩子下幾天廚是改變不了王媽一家人的習性及心態的。孩子們需要懂得更多,才有自立自強的機會,自己改善伙食的機會。